前兩天提到的遊戲化機制往往只能帶我們起步,但我們要找到更大的正向循環來走得更長更遠,該怎麼做呢?很奇妙的,其實這循環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,或者說,內建在每個人的大腦裡面。不需要任何外力,不需要任何設計,就是很單純的內在力量,但也因為這樣,所以更加強大。
首先,請各位容忍我先聊一個比較學術的東西: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(Piaget’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),看完它你就會發現,就算沒有任何額外輔助,沒有環境、親友或是獎勵,其實人類本身對於學習這件事,就是應該是愉快的。而我們要做的就是,把這個很深層的樂趣找出來,讓他成為我們最強大的動力源。簡單說這個理論包含幾個過程(跟專有名詞),讓我們先走一遍整個流程。
但為什麼很多人會有不快樂的學習經驗呢?因為一但在有高度時間壓力的學習情況下,我們就變得很難快樂,因為同化跟順應都需要時間去消化,如果時間壓力太大,我們很難好好的走過這個流程,建立起越來越好的基模,並且從中獲得快樂,只會一直感受到不平衡的痛苦,然後東西也學不好。
但很可惜大多數亞洲式的教育,就是不停的想用最快速度塞進最多東西給孩子,最終造成大多孩子討厭學習。如果能採取更自然一點的教育方式,讓孩子用自己的步伐去探索這個世界,或許就會開心得多,也學得更好,而這也是近年很多的自學班或新式教育在努力嘗試的道路,感謝他們的努力。
當然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,就像昨天提到的,現代人幾乎都處在多巴胺刺激過度的生活模式中,社交網路、短影音、精緻美食…等等,讓你習慣於渴望這樣的”刺激劑量”才夠,因此學習成長這種很純粹的內在喜悅,沒到足夠高以前提不起你的動力,但不提起動力你又不可能升高。若想解決這個困境,可以參考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一書。
而除了降低過度刺激,找回專注力之外,對成人的學習者來說,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關鍵,就是盡可能不要逼迫自己在短時間內要學會一件事,寧可放長時間好好消化吸收,效果也會比短時間狂塞猛灌來的更好。
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時間壓力,這時候不妨想成你在極限衝刺,不要強迫自己想要什麼都牢牢抓住,什麼都要完全搞懂,這是不可能的。在衝刺過程中,好好把握你能抓得住的那一部分就好,吃不下去的就先放寬心不要著急。你的大腦仍然會或多或少的在背景運作吸收,並在未來的某一天有需要的時候,讓你想起來好像曾經聽過那個什麼,跟現在這件事有點關聯,但記不清楚了,只要這時候再重新好好補上就很完美了。
而如果你今天可以安排一個長期進階目標,例如練好英文口說、掌握電腦科學基礎知識、研讀行銷管理學…等等,我會建議你,採取一個拉長戰線的學習模式,一次吸收一點新知,然後好好消化(同化跟順應)它,踏穩一步後再往下一步走。這樣你整個學習過程不僅會充滿樂趣跟動力,最終還會學的非常好,將基模鞏固的非常強大。